胰臟癌
即便近幾年癌症的治療大幅進步,胰臟癌仍然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。以美國為例,在2010年,胰臟癌發生人數只佔所有癌症的第十名,但是在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數中,胰臟癌則高居第四名。
由於缺乏有效的篩檢、診斷工具,大部分的胰臟癌被診斷時,腫瘤已呈現局部晚期(locally advanced)或已有遠處轉移的現象(metastatic)。即使有少部分(約10 – 20 % )的胰臟癌病患於診斷後可作手術切除,這些人的預後依然不佳,其五年存活率僅約20%。
至於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胰臟癌病患,其預後更差,五年存活率低於5%。
胰臟是一柔軟長形的腺體,它位於後腹膜腔,長約15至20公分,寬約2.5公分,重量約75~100公克。胰臟可分為三部分;頭部,體部和尾部。頭部連接於十二指腸部分;中央為體部;末端尖細者為尾部,胰臟細胞的主要功能為1.內分泌作用—主要為分泌胰島素,調控血糖;2.外分泌作用—可分泌消化性酵素,進行醣類、蛋白質、和脂肪的消化作用。
胰臟癌即為由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。約92%的胰臟癌為腺癌,它源自胰外分泌腺體,胰臟癌的發生率在頭部約70%,體部約20%,尾部約10 %。由於胰臟位在一隱密的位置,當有病變發生時,可能沒有症狀或出現與上腸胃道疾病類似症狀,極可能為人們所疏忽,常只在病人出現明顯症狀時,才就醫診斷出來。
根據衛生署提供的國人癌症相關資料,我國的胰臟癌患者的人數逐年攀升,現今已成為國人癌症死因的前十名。在民國99年間,國人共有41,046位死於癌症,其中有1,470位(約3.6 % )是因胰臟癌死亡,平均每日就有四人死於胰臟癌。民國97年間, 胰臟癌發生個案數占全部癌症發生個案數的1.9 %,但是同年因胰臟癌死亡的人數卻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3.4 %,可見胰臟癌是一種預後差、存活率不佳的惡性腫瘤。